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

来源:中商联专家委 发布日期:2015-03-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  任兴洲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分析今年的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的工作任务。我首先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通过九大趋势性变化来定位新常态,谈谈未来产业园区发展的趋势。

  今年5月,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的时候,第一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新常态系统化了,而且通过九大趋势性的变化来看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我仔细研读了一下这九大变化趋势,我认为有相当一部分与产业园区发展趋势有关。

    第一,从投资需求的变化趋势来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所以今后投资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是通过在园区投资的方式出现的。

    第二,从出口和国际收支来看,我们传统的出口有一些是与园区有关的,比如出口加工贸易区、来料加工的“三来一补”,后来变成出口加工区,这实际上也是园区的一种。我们原来的出口低成本优势发生了变化,但是新的园区方式又出现了,比如说上海自贸区,最近又有广东、福建、天津三个自贸区获批,所以整个出口贸易增长的新动力还是和园区有关。传统型的加工贸易区可能式微了,但是新的自由贸易园区又出现了。而且除了这样的自贸区以外,我们与新加坡合作的产业园区发展也很好。所以在高水平自由贸易区开始出现。

    第三,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来看,这里面提到更多的是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兼并重组,那么这种集约、专业化的组织成为新的特征。那么更加集约如何实现呢?就是通过园区的形式。园区内的整个投资实际上比我们分散的投资更加集约,所以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与园区有密切的关系,以园区的方式来进行生产组织的升级调整是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一。

    第四,我国原来的要素驱动模式弱化,今后更多的要依靠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创新驱动。现在全国已有若干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都与高新技术发展有关,未来这样的园区将成为创新驱动的先行区域。

    第五,资源承载能力上,中央认为现在已经到了资源约束的上限,未来怎样更加集约、更加绿色、更加环保地发展呢?就是要依托园区的集约化低碳绿色发展。而且现在已经在建设若干个生态产业园区,就是搞生态发展符合未来新常态的特征。

    上述分析可见,在新常态的几大变化趋势和特征中都对园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园区的高度重视并不是偶然的。中央提出,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转换。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园区的发展可能就是形态更加高级,内部分工可能更加复杂,整个结构可能更加趋向合理和科学的发展方式。所以我觉得首先从科学发展观和经济新常态来看我们园区发展的大背景,以及新阶段、新常态对园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这是我想谈的第一个方面。

  在这样的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会出现什么变化趋势呢?我想谈谈自己的认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种类型的产业园区取得了快速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3年,我们国家批准了435个国家级产业园区,1222个省部级产业园区。包括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开发区、以生态为核心的生态园区、国家级文化园区、700多个各类物流园区,34家综合保税区,等等。20131-9月份,全国200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4800亿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12.6%,已经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先行区域。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各类园区有非常大的发展,对全国各区域和城市的发展贡献度越来越高,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特别是中国的产业园区在发展中,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园区发展道路,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园区道路。

   下一步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的趋势。

  第一,从量的快速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从量的扩张看,这三十多年园区发展非常迅速,而且确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下一步可能量的扩张速度不会这么快了,更多的是向提高质量转变。因为,目前有一些开发区发展质量并不高,甚至“有区无产”,虽然叫产业园区,但是里边没有产业发展。未来园区必须实现战略转型,从原来的比较粗放的园区建设发展,向更加集约的方向发展;从单纯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结合的方向发展。而且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二,土地资源驱动园区发展模式的转换。几乎所有的产业园区说到底是依靠土地资源驱动的,大量是靠土地出让,给一大块地,然后通过土地大量招商,再用土地抵押获得发展资金,这样的一个土地资源驱动园区发展的模式可能要发生变化。有几个原因,一是由于土地资源的约束。中国的土地实际上是最缺的。过去我们把园区工业用地价格压得较低,把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的土地价格搞的较高。今后可能园区里面的土地还会有一点优惠,但是不可能像原来那样以很低的价格招商了。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有效的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的价格”。所以土地资源驱动的模式,就是以土地扩张提高效益的发展模式注定要发生转变。

    第三,园区的产业链式和集群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产业园区发展是中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特定方式,是以产业园区的形式来积聚产业,形成规模效益。但以往有些产业园区是简单的空间积聚的低级形态。形成企业“扎堆”发展,把很多相似的企业归到一起,招商到一个园区里边,这是最初相当一部分园区发展模式。但是未来这种集群必须走向高级化,就是产业的形态更加高级,往高处走。形成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平台和载体。不仅是相同的企业的集聚,而且是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专业化分工更加清晰、企业之间有机联系更加密切的一种产业集群的形式。我国目前的产业竞争力,相当一部分表现在产业强大的分工和产业配套能力上。未来产业园区内部的这种合理的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会更加明显。未来的优势可能更多的是体现在这种高级形态的产业园区里边。

    第四,产业园区要素与城区功能结合整合的趋势,就是所谓的产城融合。原来大家可能看到很多园区离城市很远,白天看可能还可以,但是到晚上就漆黑一片。而且与这个园区配套的城市功能很薄弱。未来园区与城区在资金、市场、技术、科研成果方面的联系,产业园区和整个的城区的发展会日益融合,形成产业积聚、企业家交流,服务配套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的模式。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园区逐步的向产城融合方面发展,一个园区发展起来以后和城市化结合在一起,把两种要素资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第五,创新型科技园区加快建设和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以及提升未来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关键都与创新有关。我国有100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国家给予非常多的政策。今后就是要整合这些创新要素资源,搭建起支撑创新的平台,促进园区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水平和服务能力,以及为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希望这样的园区发挥创新驱动先行者的作用。

    第六,生态化园区进一步发展趋势。我国现在已有几十个经过规划论证开始组建的生态产业园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着力打造绿色产业园区是未来生态园区的重要方面。

  第七,多样化园区融资体系探索和创新模式。土地资源支撑模式不可能走的更远,那么未来靠什么呢?因为园区发展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期长,必须创新资金的运用模式,形成多样化的融资体系。现在有商业贷款,财政拨款,上市融资、发行债权等传统的融资模式,未来园区发展中,除了这些模式以外,像主力银行贷款模式、信托融资、基金、股权私募基金、融资租赁等新模式也会不断出现。产业扶持方面有担保公司、小额贷款、科技银行、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一些园区通过土地入股、物业入股、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投资园区企业,在资本运作和产业积聚、园区发展方面探索融资的新路。

  第八,自由贸易园区的探索和发展。去年,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运营,一年时间取得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措施。近期中韩、中澳自贸区谈判取得重要进展,未来自由贸易区将有更大的发展。最近,中央又决定在广东、天津、福建再设置三个自由贸易实验区。以上海自贸区试点内容为主题,结合区域特点、产业基础等地方特色,充实新的自贸区试点内容,不是简单地复制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和开放实验,而是要探索更有特色的,未来也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自贸区经验。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发展会出现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从流通方面看,我们的园区也有一些,比如商贸园区和物流园区也比较多,还有很多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结合在一起的。今后可以对流通产业园区的发展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此文根据任兴洲在“中国商业地产月谈会第六次会议”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