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人民日报:国企改革必须搬除腐败绊脚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5-02-11

真正释放国企活力,就必须净化企业发展生态,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现象。

最近,十八大以来的中央第五轮巡视进入反馈阶段。从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情况来看,一些大型国企存在的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企业违规向民营企业让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的企业领导人以较低价格将运输业务交由自己或亲友公司经营,损公肥私;有的煤炭企业灭火工程存在利益输送黑洞,甚至谎报灭火项目……凡此种种,无不折射出部分国有企业腐败问题已成恶疾,急需刮骨疗毒、猛药去疴。

反腐没有例外,国企必须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此前,中央纪委已将原第一纪检监察室调整为第五纪检监察室,专门负责联系国务院国资委[微博]和中央企业,并且已经安排13个专项巡视组重点巡查央企国企。中央的反腐决心,不断完善的制度设计,推动着国企反腐走向深入。

从国企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下,国企发展进入爬坡迈坎阶段,亟待锐意改革释放活力。国企改革发展与反腐倡廉看似分属两个范畴,实则紧密相连,要真正释放国企活力,就必须净化企业发展生态,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现象。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情况说明,在中央铁腕反腐的强劲态势之下,一些国企领导干部依然没有收手,腐败行为存在于企业重组改制、投资并购和产权转让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恰恰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如果不能刹住腐败之风,一些腐败分子就会打着改革旗号牟其私利,改革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强力反腐可以为国企改革保驾护航,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也是根治腐败的制度保障。梳理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可以发现,以权谋私、官商勾结、假公济私、大权独揽等成为关键词,所有这些行为都与一个“权”字挂钩。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既是党的干部,也是国有资产经营的受托代理人,理应做到勤勉尽责,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而一些人却以权生财、饱其私囊,这说明国企在产权明晰程度、委托代理关系和公司治理制度等方面还存在欠缺。深化改革与反腐倡廉应当同步推进,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让领导干部与高管不该支配的资源回归社会、回归公众、回归市场,才能为国企发展奠定长久之基。

现代企业需要解决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经过长期努力,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搭建起要素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架构,还有相当数量的国企实现了公开上市,接受资本市场的考验。但是,有一些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仍停留在形似阶段,离“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要求相去甚远,很多腐败问题由此而生。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啃噬国有资产的硕鼠之所以肆无忌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还不够明晰。国有资产本为全民所有,但如果管理不善、监督缺失,很容易为经营者控制,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可谓切中要害。私人的财产必须秋毫无犯,公家的财产更不能顺手牵羊,各种产权都应该得到完整的保护,只有产权保护制度装上了“铁齿铜牙”,“官仓老鼠”才会无所遁形。这也说明,国企反腐的治本之策,还在于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反腐去顽疾,改革添活力,二者都是国企发展的福音。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是共和国的长子,身上承载着国人的期待,也肩负着国计民生的重担。当此之时,以反腐搬除发展绊脚石,靠改革闯出发展新天地,辛勤耕耘、锐意进取,才能守望好国有资产这片绿油油的麦田,让人民共享丰硕的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