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202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

来源:中商联专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0-01-16

2020年1月15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中商联专家委及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承办的“202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在北京发布。

“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是中国商业联合会一年一度的品牌项目,已连续发布十七年。2019年9月24日、10月22日,评审组30多位专家在北京召开了两次研讨会,在征集160多位专家委员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202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并撰写了评述报告。利丰研究中心根据专家撰写的评述报告制作了“202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英文报告”,同期向香港及海外媒体和商界人士发布。

 

 

 

目  录

 

前  言

热点一:国内市场销售持续稳步增长,消费结构和营商环境继续改善

热点二:夜间消费热度升高,辟出商业“新蓝海”

热点三:服务消费需求快速提升,餐饮业繁荣兴旺渐入智能化时代

热点四:消费与流通加速转型,强大国内市场有望形成

热点五:零售业态创新层出不穷,新商业模式对标多元多变的消费需求

热点六:数字化成为商业领域新常态,流通变革全面促进生产生活方式重构

热点七:步行商业街改造成为消费升级的平台,商旅文跨界融合趋势愈发明显

热点八:社区商业向综合服务转型,便民成为商家“最后100米”关注焦点

热点九:电商下乡、食品追溯与精准扶贫“三位一体”,融合出各方受

益新格局

热点十: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革创新提速,服务“三农”适应消费升级基本职能更加凸显

 

 

 

 

 

前   言

 

中国商业联合会开展年度“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发布活动已经十七年了。在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的支持和中国商贸杂志社的协助下,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对宏观经济和商贸流通行业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组成专家评审组进行多次讨论。今年的专家评审组组长继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则和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高级经济师傅龙成共同担任。部分专家委员、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媒体资深记者参加评审组的研讨、评审和评述报告的撰写工作。

参加本年度评审和研讨的专家除两位组长外,还有: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张家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原常务副会长、研究员丁俊发,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刘海飞,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姚力鸣,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依绍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教授王晓东,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馨梅,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赖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谢莉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副研究员张昊,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邓立,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副主任曹立生高级经济师,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原会长楚修齐,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徽,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郭玉金,资深商贸物流专家王水平副研究员,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处长查金祥、流通发展司副处长胡迪、市场运行司阳鹤立,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郁迪,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副总裁林诗慧,副总裁、华北地区首席代表李涛,研究经理莫婉芬,全国农贸中心联合会行业部部长张娟,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曾令同,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金龙,中国商报社副总编胡斌、记者冉隆楠、贺阳、王琰。

 

2019年9月24日,专家评审组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与会专家针对扩大消费的新增长点、服务型消费增长、社区商业服务平台、夜间经济、高品质步行街发展、供应链建设、电商下乡与精准扶贫、老龄社会的新型服务模式、中美贸易摩擦推进供给侧改革、现代物流与现代供应链建设、商业智能普及化、品牌竞争、IP商业、业态结构升级、消费性公共空间提升等问题,展开了前瞻性的研讨,会议持续讨论四个多小时,并提出30多个商业热点相关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任兴洲、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等专家因事未能到会,以书面建议形式向秘书处提出了对2020年商业热点的建议。

专家委秘书处将专家评审组提出的热点问题梳理、归纳为18个选题,征求160多位专家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2019年10月22日,秘书处在收集归纳各位专家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第二次评审会议。与会专家对反馈梳理的意见展开了深入讨论,对热点选题进行提炼、修改和补充,最终确定“202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随即组织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撰写工作。

参加“202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执笔的有:郁迪、曹立生、林诗慧、李晓怡、莫婉芬、张昊、谢莉娟、韩健徽、杨金龙、任晓涛、张娟、冉隆楠、贺阳、王琰。全篇由刘海飞修改、傅龙成审阅,最终定稿,郁迪、杨金龙校对。

2020年1月15日,“202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北京主办的“2020年驻华使节与商贸企业家新年对话会”上向与会代表及在京媒体发布。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根据专家的评述报告撰写制作“202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英文报告”,同期向香港及海外媒体和商界人士发布。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    

二〇二〇年一月  

 

 

热点一

国内市场销售持续稳步增长,消费结构和营商环境继续改善

 

2019年,面对国内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中美贸易摩擦对商品出口带来不利影响,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的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着力增强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的作用,更加着力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第一动力”作用,根据居民消费向品质消费、服务性消费加快转变的新形势,针对性地加大支持国内流通、促进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力度,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商品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居民服务性消费占比增加。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在同期6.2%的经济增长率中占了3.8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2019年,由于受经济增速放缓,零售总额基数扩大,服务性消费虽然增长快速,但大多数项目并不统计在商品零售额中等诸多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继续有所回落,但仍然快于投资、出口增速。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67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2%,实际增长6.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3524亿元,同比增长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150亿元,同比增长9.0%。分类看,餐饮收入32565亿元,同比增长9.4%;商品零售额264109亿元,同比增长8.0%。

前三季度国内消费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1.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保持稳定增速。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幅度稍大一些,主要原因是汽车类、石油类商品消费增速回落幅度较大,扣除这两项因素的影响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增速同比仅回落0.5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消费品市场增速比二季度加快了0.4个百分点,反映出居民日常消费仍处在稳定增长区间。

2.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速快。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464元,同比增长8.3%。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0.2%,明显快于商品消费增速。目前,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50.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已超出商品消费占比,成为消费增长的“第一动力”。前三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4%,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1.4个百分点,其中,7、8、9月份增速分别为9.4%、9.7%和9.4%。上述两项指标的变化,凸显了居民消费向更高阶段升级。

3.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随着网上实物商品品质的提升、渠道的下伸、新兴业态的活跃、线上线下融合的加速,营销力度的加大、消费体验的改善,促使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增速继续明显领先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19年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7777亿元,同比增长20.5%,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2.3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43.7%,占比为19.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0个百分点。应当看到,许多网上零售的实现,其实是经由O2O全渠道,反映出新商业模式的蓬勃生命力。

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继续快于城镇。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线上零售渠道向乡村市场的下伸,以及消费升级等因素所致。2019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2%,快于城镇居民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9.5%,快于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0%,增速快于城镇1.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5%,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值得高兴的是,农村消费增速已连续多年快于城市。

5.小微型企业的商品零售、餐饮收入增长快。居民消费倾向的分散化、个性化、便捷化,推动小微型零售业态和服务业种增长速度加快。2019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下单位和个体户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7%,快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6.8个百分点,占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62.2%。限额以下单位和个体户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快于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2.7个百分点,占餐饮收入的比重为78.9%。小微商业的快速发展,繁荣了市场,便利了消费,更重要的是稳定了就业。

6.一些基本生活类和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2019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中,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饮料类商品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商品同比增长13.6%,比去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同比增长12.7%,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书报杂志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分别增长11.5%和6.4%,同比加快0.8和0.7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增长4.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5.3个百分点。在消费升级类商品中,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等智能类商品等快速增长,反映出在基本消费稳步增加的同时,消费升级正在加快。

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总体平稳,个别商品价格涨幅过大。2019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年同期高出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上涨6.5%,涨幅比上年同期高出5.1个百分点;非食品类上涨1.5%,涨幅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消费品上涨2.8%,涨幅比上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服务类上涨1.9%,涨幅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令人关注的是,猪肉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21.3%和18.3%,涨幅比上年同期分别高31.6个百分点和14.6个百分点。特别是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然仅为3.8%,但猪肉价格上涨101.3%,影响当月CPI上涨2.43个百分点,是总体物价指数快速上升的最大“元凶”。1-10月CPI为2.6%。并未突破3%的“底线”。尽管如此,对未来一段价格走势仍不可掉以轻心。

根据2019年前10个月经济增长的走势,业内专家认为,虽然经济下行压力逐季加大,但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仍可增长6.1%左右。第四季度消费品市场有70周年国庆、“十一黄金周”、“双11”等因素的拉动,有居民基本生活类消费稳定较快增长的支撑,汽车消费也将随着国家消费政策的调整出现回暖,故总体上消费将趋于稳定。加之上年四季度增速相对较低,今年四季度零售消费增速会较三季度有所加快。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不低于8%,其中居民服务性消费以10%将以上的增速领先增长。

专家相信,2020年,中国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政策措施下,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消费也将在升级热度增高的环境下、在扩大消费政策的拉动下,继续发挥稳增长“压舱石”和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作用。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中国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毫无疑问,这会有力促进消费。投资是稳定就业、扩大需求和消费的重要动力源。2019年以来,国家减税降负的措施接连出台,加大力度改善营商环境,2019年10月国务院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这些举措必将对企业投资起到有效的促进、激励作用,国家也会保持并增加对基础设施、民生设施的投资规模。投资增加与营商环境的改善,将有效提高就业率和市场消费信心及能力。

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紧张程度趋于缓和,2019年中美有望达成阶段性协议,2020年贸易形势有望好转。“一带一路”的影响不断扩大,带动中国对外投资和出口增加,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国内市场消费,也是一个利好。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9〕42号),提出了20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对商业业态、模式创新、转型升级,供应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降低成本、营商环境改善等,作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指导及支持性规定。这些政策有利于国内商业发展环境的改善,也指明了行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将有效促进和扩大消费。

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已超过4亿,且还在持续增加,这些人群是服务性消费的主力军,推动着居民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在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的环境下,商品零售业也在加快同餐饮、旅游、体育、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消费全面融合的进程。为此有专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把服务消费比重超过商品消费比重,作为城市实现全面小康的考核指标之一;二是建立国内消费总额统计指标,使最终消费指标更全面、透明化,为大众所知晓。

专家预计,2020年,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没有导致物价大幅上涨的主客观条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仍会保持温和上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会保持一个中速增长。目前,中央政府支持生猪生产的17条政策措施,已得到有效落实,到2019年10月,已经有24个省份相继发布了促进生猪生产的措施、养殖户补栏增养的积极性明显提升。9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均环比增长,11月份猪肉批发市场价格开始下降。此外,国家还加大了猪肉进口,禽肉、牛羊肉等产量增加较快,各种迹象表明,2020年猪肉的供应和价格有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执笔人 曹立生)

 

 

热点二

夜间消费热度升高,辟出商业“新蓝海”

 

2019年,国内的夜间消费明显升温,夜间商业成为“显业”,在官民合力参与下,其发展异常红火,异彩纷呈。

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指出: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夜间经济一词,原本是大都市为改善城市中心商业区夜晚空街现象而提出的经济学概念,而现在已与夜间商业、夜间消费同义,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体定义为:“发生在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和游客为消费主体,以休闲、旅游、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众多迹象和数据表明,夜间经济在当前和未来蕴藏着巨大商机。

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夜间旅游专项调研》显示,接受调查的游客中有过夜游体验的占比达92.4%。银联商务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国内夜间总体消费金额、笔数分别达到全日消费量的28.5%、25.7%,其中,游客消费占比近三成,夜间旅游已成为旅游目的地夜间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团点评大数据则显示,2018年度夜间餐饮平台消费交易额较上年度增长47%。《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称,夜间淘宝网购占全天比例超过36%;盒马鲜生、口碑、饿了么等是带动夜间餐饮消费增长的主力;观影观演等文化消费也成为夜间消费的新内容;阿里巴巴超7亿消费者的购物车正在拉动夜经济的增长。

随着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的进一步凸显,如何提振“夜间消费”,成为今年备受关心的话题。各地“夜经济”的刺激政策也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

北京市商务局印发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中,推出了十三项具体举措,并提出未来北京市将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费品牌。预计到2021年底,在全市将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以满足更高水平、更加多元的复合化消费需求。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其中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夜间经济发展协调机制被列为第一条。6月28日在上海大宁区国际购物中心启动了“大宁夜市”,夜间文化演出排满整个盛夏,餐饮、文化、社交、娱乐等项目齐聚夜市。据报道,开业后该夜市深夜时段销售业绩非常可观。在优化供给方面,2017年上海就推出了数个能体现上海饮食文化、民俗风情且满足海内外游客多元消费需求的“地标型夜市”,形态包括特色街、餐饮集聚型夜市广场和商旅文体融合型夜市共三大类。天津市2018年提出打造“夜津城”,今年在政策上继续加码赋能;河南省提出了10项举措,大力助推夜间经济、夜间商业和夜间消费。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河南外,重庆、青岛、杭州、石家庄、南京、西安、成都、南昌、宁波等地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夜间消费模式”,助力夜间商旅文结合。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显示:夜间到店消费在全国各地的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南强北弱”趋势,在全国夜间消费最活跃的10个城市中,南方城市占了9席,北方城市仅北京上榜。商业人士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能简单归于经济发展水平,也与生活和消费习惯,包括北方气候较南方寒冷有关。

专家分析,很多人因为白天工作忙碌,消费需求没法得到充分满足,而到了夜幕降临,是满足消费与休闲需求的绝好时机,夜间经济正好投其所好,从而成为商业拓展消费需求的“新蓝海”。美国布朗大学2019年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城市夜间灯光明亮,意味着该地区经济活跃,城市夜晚灯光的亮度与它的GDP成正比。这个结论与中国的情况完全契合。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夜间经济和夜间消费增长潜力之大,可能远远超出一般人想象。

目前,很多人对夜经济的理解和想象还停留在传统夜市,其实现在夜经济的涵盖范围很大,并非局限于特色街、小食街。吃和买是起点,文化、旅游方面仍还有很大探索空间,尤其是文化方面潜力非常深厚。例如,集合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北京文创市集”在晚间开集;南京的“夜泊秦淮”依托“一江一河”打造出融餐饮、休闲、观光表演及互动娱乐为一体的夜间游船活动;济南借助“老街巷”元素,推出夜间曲艺演出、非遗传承人工作场“网红打卡”等,这些夜间文化消费场都异常火爆,风头无俩。

对夜间消费,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发展“夜经济”对于地方政府是不小的考验。在“夜经济”活跃的地区,需要在城市管理、治安防控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适应“夜经济”、服务“夜经济”,使消费者将夜间消费作为喜闻乐见的选项。

第二,“夜经济”需要在时间和场景上延展消费链条,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提供多元服务以拉动消费。可以参考借鉴众多国际大都市的夜间经济模式,形成本土化和国际化、传统和潮流、接地气和高大上等,多种夜间经济、夜间消费集聚区。

第三,业态和内容上,夜间消费产品要注重差异化,因城施策。应当考虑人们社交、休闲需求,增加酒吧等社交场所和主题性表演及沉浸式内容,并最大化利用空间。文化类设施要合理安排营业时间,满足工作人群下班后的参观需求。

第四,选择夜间消费商圈时,交通便利性应优先考量,而区域夜间经济差异化发展的机遇,在于提升文化艺术内容。调查表明,对消费者最有吸引力的夜间活动是话剧、音乐剧等演出,以及艺术、时尚类主题展览,其次是深夜食堂和24小时书店等业态业种。

可以期待,夜间消费正在成为塑造强大国内市场极为重要的新动能。

 

(执笔人  贺阳)

 

 

 

热点三

服务消费需求快速提升,餐饮业繁荣兴旺渐入智能化时代

 

餐饮收入增速跑赢商品零售业、休闲旅游旺季更旺、家政服务需求激增……。2019年,国民消费中的服务消费表现尤其抢眼,其需求十分强劲,市场持续扩大,占总消费的比重首次超过商品消费。提质扩容的服务消费正在引领“新消费时代”。

服务消费增长势头强劲

按照世界各国的经验,服务消费不断上升,是消费升级的重要趋势和特征,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一般规律,无论个人或家庭,收入水平越高,服务消费的比重就越大。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其中,以餐饮娱乐、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养老保健、家政服务等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占了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49.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消费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双轮驱动。

更令人瞩目的是,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52.2%,这意味着国家GDP的一半以上来自于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的贡献。特别是信息、教育、养老、健康、文化等服务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预计2020年,伴随居民消费向个性化、品质化升级,服务消费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相关报告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在人均GDP达到25000美元之前,中国在流通服务业、出行、住宿餐饮、金融保险、文化体育娱乐,以及居民服务为主的其他项目的消费,占总支出比重都会提升。而食品、衣着等生存性消费的比重则有所下降。由此观之,服务消费将是今后中国总体消费中增长潜力最大的部分,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高度重视开发服务消费市场将是主要施力方向。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服务消费增长快,首先与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领域不断扩大和消费品质升级有关,由此促成消费需求日益追求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并导致各类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其次,这也符合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一部分国民收入水平登上富裕台阶,消费结构升级的基本趋势。2020年以后,随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服务消费需求将继续上升,在消费中的比重会进一步增加,服务市场也会越扩越大。

对于服务市场的发展,政策导向已非常明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而在此前出台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提出的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国家还提出进一步完善住房租赁、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配套政策,挖掘农村网购和乡村旅游消费潜力,破除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投资准入的体制机制障碍。供给侧改革也指向更好地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作用,培育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努力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正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网络化、智慧化、平台化和产业跨界融合方兴未艾。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人群。专家预言,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继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服务消费的潜力必将呈现爆发式释放,特别是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高品质服务消费将领先增长。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动能。

5G时代与智能餐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运用和消费升级,餐饮行业在业态、产品、供给模式和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一些得风气之先的餐饮企业开始运用智能科技开启多渠道并举、多资源并用的新型服务模式。线上点餐、到店即食,高科技代替人工制作,智慧餐厅、未来餐厅、无人餐厅等逐渐普及;新技术、新体验、智慧化、数字化正在成为餐饮消费发展的方向;移动化、自助化、智能化消费体验,也将成为餐饮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0月,全国餐饮收入33769亿元,同比增长9.6%;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餐饮收入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9%。专家的评价是,2019年餐饮行业延续了业态、产品、服务上创新的势头,不断激活并释放发展潜力,正加速从传统餐饮服务业向现代餐饮服务业转变。2018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8.2亿人,占整体网民比例为98.6%。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21年,中国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将达到100%。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懒人经济”的出现,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手机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需求,互联网对餐饮服务行业的不断渗透以及对消费习惯的不断改造,使得餐饮行业的线上化成为大势所趋。

2019年以来,中高端餐饮继续回暖,餐饮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新变化,各种地方美食、特色小吃供需扩大,备受青睐。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餐饮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进,当前亟需餐饮业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注重营养健康,满足社区服务和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消费新需求。

总体来看,从外卖平台升级到用高科技代替人工,包括迎宾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炒菜机、刷脸支付,乃至无人餐厅,科技创新正在引领中国餐饮行业转型升级。众多餐饮企业陆续登场亮相的智慧餐厅,正在逐步为消费者所接受。例如,老字号五芳斋联手阿里口碑APP,在杭州打造了首家“无人智慧餐厅”;周黑鸭和微信共同打造的“智慧门店”亮相深圳,实现了刷脸进门、点赞支付;京东旗下首家“未来餐厅”也亮相天津,提供机器人服务及菜品制作。

预测未来智能科技将大面积地运用于餐饮行业,渗透到该行业的方方面面。

 

(执笔人 王琰)

 

 

 

热点四

消费与流通加速转型,强大国内市场有望形成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中央政府围绕“两会”提出的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这项工作也成为包括流通部门在内的方方面面聚焦发力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国内市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为维持经济平稳增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理念与需求层次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为了适应上述新形势、新要求、新技术,流通业也在加速转型,各类创新层出不穷,企业间竞合关系呈现出新的格局。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要点是促进,即政府和各相关方面要创造好的环境;重点是强大,即不仅要扩大市场规模,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点是在提质基础上增量,改变“大而不强”的局面,以更高供给水平满足14亿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抓住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的机遇,加大研发创新、品牌培育、诚信环境改善等,也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应有之义,是中国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避免陷入“低端锁定”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中美贸易摩擦,英国“脱欧”等事件的波折反复对中国外需市场的不利影响,催生强大的国内需求,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更显得十分紧迫。这项工作也是稳定心理预期、增强经济韧劲、提供持续增长动力的有效出路。另一方面,,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也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作为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创举,中国“进口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两届,吸引了包括世界五百强及行业龙头在内的数千家企业参加,从衣食住行的日常消费品到医疗器械、大型装备,进博会展品实现了多领域、全覆盖。专家指出,大量国外企业将代表行业领先水平的各种商品带来参展,正是看中了中国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持续的增长后劲。

强大的国内市场必须有旺盛的内需消费支撑。为进一步激活国内市场,2019年,一系列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纷纷出台。除了调整“五一”假期安排连休,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等直接释放消费需求的做法外,打造“夜间经济”、发展社区商业、进一步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等措施,也有力地将供给与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并通过提升服务水平、拓展内容维度深度,挖掘消费潜力。这些政策还将支持应用现代商业技术、引入多种服务元素作为着力点,强调优化消费活动的综合体验。例如,许多城市把传统的灯光夜市改造成包含餐饮、购物、游乐、体验、文化、展演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消费市场,形成了繁荣兴旺的夜间经济。社区商业政策则支持“互联网+”,为居民提供便利化、综合性的“一站式”服务。商务部《步行街改造提升评价指标(2019)》,则提出了“交通便利”、“设施完善”、“业态多样”、“场景职能”、“服务智慧”、“活动丰富”等多项要求,专业导向明显而具体。此外,这些政策的内容涉及到零售、餐饮、文化、旅游、养老、市政建设与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具有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力建设的性质,业内人士认为,在完成初期投入和配套改造以后,有望产生积极的长期效应。

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在市场驱动与政府推动共同作用下,流通业正加速变革,以创新和转型的具体行动,适应着消费需求与竞争格局的持续变化,涵盖城市与农村、线上与线下的“全面下沉”、“全渠道经营”,已成为大型零售企业的重点战略。2019年,阿里巴巴重新定位后的“聚划算”推出了“99划算节”,以抢占低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京东拼购在“618大促”中表现优良,三线以下城市业绩尤为突出,在正式更名为“京喜”以后,其战略定位进一步精准明晰;苏宁则继续增设城市社区便利店“苏宁小店”,同时还通过“零售云”赋能县镇传统小微零售商户,取得了可观的销售业绩。渠道下沉是零售商调整经营地域的体现,既为企业带来了销售增长,也使更多的消费者得以接触到高品质、现代风格的零售服务及其提供的丰富商品。零售创新形成的各种新模式、新名词,则折射出居民消费活动诉求的变化。“社交电商”采取的价格优惠,刺激着消费者将推荐心仪产品、共享购物经历等线下社交行为移植到线上,而电商中的社交商业行为其效果往往好于广告。专业“网红”直播带货,正在成为引导社群消费的意见领袖,使得网购活动同时具有了满足物质消费与社交需求的双重功能。“IP商业”方兴未艾,它将文化消费的需求融入到商品购买活动中。此外,各种“快闪店”和“首店”充分调动了消费者猎新、猎奇的心理,“单人商业”则迎合了独立、个性的消费理念。专家认为,不断出新的企业经营战略和模式创新能否取得成功,仍有待于市场和时间的检验,但毫无疑问,这些变化有助于刺激和迎合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区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销售,满足居民消费,推动国内消费市场做大做精做活做强。

中国流通业的变革使企业间生态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2019年,商业“自有品牌”明显趋热。不仅是外资的沃尔玛、家乐福、7-11,内资的永辉、步步高、京东、苏宁易购等大型本土零售企业也在开发自有品牌方面加大了力度。区域性零售企业则在“抱团”行动。成立仅3年的自愿连锁组织“蚂蚁商业联盟”现已拥有大约30家连锁零售会员企业,共同开发了3大品类、近30种自有品牌商品。零售商主动参与产品设计并委托供应商生产,使得产销之间、零供之间的合作更为深入,而且许多设计是通过网络采纳了消费者提出的功能需求或设计方案,属于C2B的生动实践。强大的国内市场必须有强大的大型零售业。2019年,国内著名零售大企业之间横向并购十分活跃。物美收购麦德龙、苏宁收购家乐福的消息引人注目,与此前阿里与大润发、京东与沃尔玛之间的联姻一样,属于大型零售企业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追求更大更强的战略举措。从十几年前本土零售担心“狼来了”,到与外资巨头“同台共舞”,再到某些国内零售龙头收购跨国零售巨头,世事沧桑令业内人士感慨,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充满信心与期待。

一些专家形成以下共识: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流通业,能否更好满足超过世界1/5人口的多层次、多元化消费升级需求,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检验标准;而流通业伴随中国市场一起变得更为强大,仍须付出艰苦的卓越努力,在摸爬滚打中找到新的正确方向并加速前行。

(执笔人  张昊)

 

 

 

 

热点五

零售业态创新层出不穷,

新商业模式对标多元多变的消费需求

 

近年来,新生代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人群,他们的生活习惯、消费偏好以至价值取向都明显有别于上一代。为了满足其多元多变乃至特殊的消费需求,零售行业不断推出新零售业态、新商业模式,包括加速拓展电商渠道,利用快闪店试水,开发单身经济,实施首店经济,渗透社区等,以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激发更大的商业活力。

一、新消费需求激活业态转型,新电商渠道快速发展

新主流消费群体比上一代追求更方便的消费模式,促使电商渠道的发展更趋成熟,还衍生出各类小程序、社交电商等新电商渠道。小程序让消费者无需下载就能享受到电商企业的物流和金融服务,用完即走。除了微信小程序外,百度、支付宝、头条、抖音小程序也在2018年下半年上线。这些新电商渠道除了为商家带来流量,也能让他们更容易存取和分析消费者数据。另一方面,网红电商、粉丝经济变现能力逐步增强,短视频、直播带货成为新型消费场景;内容电商和社群电商打破了消费场景的空间和时间边界,促进了对下沉市场的渗透。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手机网购用户规模达到6.1亿,社交电商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亿,预计2019年社交电商占网络零售规模的比重超过20%,2020年将超过30%。新型电商已成为下沉市场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千禧一代的厚爱和首选。

二、快闪店成创意营销新模式,借势IP开展深度营销

最近几年,国内国外潮流品牌、电商纷纷开设快闪店,推销新品牌或新产品、为线上线下店铺引流、或为新产品面市试水。很多快闪店结合创新内容、科技元素及消费体验,与消费者互动。例如2019年4月奢侈品品牌CHANEL于广州推出了为期一个月的“迪斯科舞厅”快闪店,以COCO FLASH CLUB为主题,向消费者介绍其彩妆系列。同年9月,国内奶类糖果品牌大白兔和比利时巧克力Godiva联手在上海来福士广场推出冰淇淋快闪店,共同探索推动品牌用户年轻化。电商方面,2019年6月,日本美容电器品牌松下Panasonic Beauty联合京东,于北京合生汇开设”松下X快闪店”,推广Panasonic Beauty X Series的商品,让消费者得以一窥松下黑科技。行业专家认为,理想的快闪店立地选址往往竞争激烈,频繁开设快闪店也许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有些专家提醒品牌商开设快闪店,要留意人流和实际销售的转化,评估盈利和效率,即应保持商业理性。而另一些专家认为,快闪店本来就是测试新产品,开创新业务的跳板,目的达到就无存在必要,只要是用临时租用的闲置店铺开店,并不会浪费有限的资金。此外,在欧洲,越来越多的商家将试用完的快闪店转为处理过季商品的折扣店。

IP营销与快闪店完全不同,但两者同样尝试着接通内容、娱乐、社交、消费等多个场景。IP中尤以卖萌和动漫类最受青睐。过去一年来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购物商场都积极筹办了该类IP展及发行周边产品,以提升购物体验并吸引人流。例如2019年暑假,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便举办了《奔跑吧!队长小翼》(又译足球小将)中国首展,北京西单大悦城策划了大力水手90周年艺术展,广州天汇广场举行了加菲猫室内沙滩主题狂欢节等等,均取得了期待的效果。当事者指出,合适的IP主题除了可制造话题,提升顾客新鲜感及延长逗留时间外,还可塑造零售企业的个性,解决竞争同质化问题。

三、为单身经济的潜在大市场创新营销

在经济社会急速变化环境下,独身主义的人口不断增加,其生活选择也渐为社会接受,从而使单身族成为一类不容忽视的商业细分市场。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单身人口已超过2.2亿,消费潜力巨大。为此,近年来商业企业针对这一庞大客群推出了多种的一人商品和服务,比如单人小火锅、迷你KTV、单人旅行、小型家电、饲养宠物等。2018年11月天猫公布的榜单显示,购买迷你微波炉和迷你洗衣机的人在一年间分别增长了980%和630%。随着独身风气蔓延,不少企业都调整了业态、商品结构和服务内容,以迎合单身族既紧贴潮流又追求个性、注重质量、享受体验特殊要求。

四、在社区商业发展转型中打造消费新场景

在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不少零售商开始迎合消费者对“最后一公里”的关切,致力于提高目标客群的忠诚度和黏性,为此开始利用社区商业作为突破口,并把社区商业空间变成一个社区生活综合配套,以满足周边居民基本生活所需。例如天虹集团2019年年中在深圳开设了首家社区生活中心松瑞天虹,聚合了家居零售、街区餐饮、各类生活服务和儿童游乐设施,中心还定期举办各种康乐活动,促进社区人群互动。北京的长安商场也尝试引入“U生活中心+奥莱”新模式,专注于十五分钟生活圈内的顾客服务,透过品牌重组、空间场景重构和线上线下互动,建立起期立体化、便利化、人性化,温暖有趣的社区家庭生活空间。

社区商业创新衍生的另一种业态,是以生鲜为主打的小型超市,面积大概300至500平方米。这种小型超市填补了大卖场与便利店之间的市场需要,灵活性高,往往成为周边居民买菜的首选。一些小型店则充当了前置仓,为网上订单提供配送服务。截止2019年年中,超市龙头永辉已开设了近400家永辉mini小店。其策略是以大卖场为核心,以密集的社区mini小店为补充,利用优惠和特价生鲜产品作招徕,并为线上顾客提供配送到家的服务。另一类小型店的代表是盒马mini,他们被形容为升级版的菜市场,售卖的食物种类更为集中,可以满足家庭一日三餐所需。2019年6月至9月期间,盒马在上海共开设了三家mini店试水,其订单超过一半来自线上,并可为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顾客提供半小时到达的配送服务。未来盒马mini将积极布局下沉市场,包括在三至六线城市及乡镇展店,以填补盒马鲜生大店未能覆盖的空白区域。

有评论认为,小型店不单是大店的补充,它还能提供不一样的消费场景及针对不同的客群。另外,由于坐落在社区之内或离社区更近,不少小型店本身也是客户自提点,故而物流配送成本相对较低,加上开店投资成本不高,其单店坪效往往可以超越大店。然而,也有专家指出,目前不少小型店除了生鲜类占比较高,其经营形式与传统标准超市颇为相似,因此未来的小型店还需确立自身特色,方能加强差异化,有效开展针对性营销和错位竞争。

五、首店经济提升地方商业活力,成为新零售的实践样本

近几年,中国零售业迎来了“首店经济”热潮。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本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商誉价值与区域特有资源实现融合,从而挖掘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拉动地方经济。首店的引进及规模化的聚集也会为该地区的商圈带来客流,活跃商业氛围,促进居民消费。业内人士指出,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的首店经济发展尤其迅速。根据RET睿意德的报告,2018年上海新开业首店589家,其中251家首店为国内首店;2019年上半年北京共有328家首店开业;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新增国际品牌首店371家。需要指出,所谓“首店”,并不单是指开一个新店,而是一家品牌在某城市开出的第一家店,其特性是具有稀缺性。品牌连锁企业一般都采取先进经营模式创新发展首店,推动零售变革,打通线上线下,为消费者提供新的购物体验,满足新的及潜在的消费需求。例如,2019年8月,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超市Costco开市客在上海开业,其独特的经营模式不仅导致消费者蜂拥而购,还为中国会员制超市行业带来创新变革的启示。当然,其间出现的问题也提供了相应的教训。另一方面,一些城市也在利用当地的产业优势,引进相关的品牌首店。例如阿里巴巴、网易等互联网企业在杭州密集开设线下首店,包括“淘宝腔调Tao Style线下集合店”、”网易考拉旗舰店”等,进一步形成产业集群,强化杭州“互联网之城”的地位,从而为电商落地提供了实质性参考,也进一步提升了杭州的商业活力。

有专家提醒,面对业态不断推陈出新,企业必须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把握消费心理、消费偏好、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同时亦需检视企业内部机制,因时因地推出适宜的新业态。一如以上提及的各种新业态,其性质、特色及功能都不尽相同,需要投入的资源差异也很大,但因为都做到了顺时应人,从而使得创新初衷不致落空。此外,在扩展新业态时,企业亦须考虑与现有业态的联动呼应,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使不同业态、新老店铺互补长短,进而产生协同效应。

 

(执笔人  林诗慧 李晓怡 莫婉芬)

 

 

 

 

热点六

数字化成为商业领域新常态,

流通变革全面促进生产生活方式重构

 

回顾2019年,数字化已然成为商业领域尤其是零售业创新发展的必争高地。在经历了商业模式的多轮迭代和大数据沉淀之后,企业更清晰看到了积极拥抱数字经济的广阔前景,数字化转型热度持续升温。不难想象, 2020年,数字化对商业创新和流通改革的影响在经历了“由此及彼”之后,将真正转向“由表及里”。随着企业和消费者在对待数字化问题上变得相对成熟审慎,“昙花一现”的跟风式、炒作式新场景、新业态将逐渐降温,零售商在“唯快不破”的数字化浪潮中将更看重“精耕细作”。这一趋势也将进一步牵动批发体系的重构与完善,加快物流网络智能化升级,推动流通业改革深化。从长远来看,数字化成为商业领域的新常态,不仅提升流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而且将以流通变革为牵引,全面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构。

由于零售业直接接触消费者,因而具有得天独厚的消费数据采集优势,并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近年来经过竞争淘汰,数字化零售的优势日渐明朗,成功商家逐步跳出了形式模仿,而更重视提升基础算法和算力。例如阿里、京东、苏宁等纷纷打造强大的零售数据平台,沃尔玛与微软展开云服务合作,从而使数字化技术紧密结合商业逻辑与精准的消费需求,开展深度赋能。专家预见,国内商业下一阶段数字化创新将展现出如下趋势。

一是大数据算法成为准确破译市场需求的不二法门。如何结合不同商圈进行精准选品或预测,是传统零售商的长期痛点,在市场经验与流动资金不足、“买手”队伍人才缺乏、顾虑选货失误造成积压的情况下,这也成为阻碍中国零售业复归自营模式的现实难点。随着大型零售商和电商平台成为消费和交易信息的集结地,以及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运用,采用大数据分析选择货品成为解决上述痛点难点的技术利器,精准化的营销推送更是加快了“货找对人”的过程,并且提升了库存周转次数和商品经营效率。阿里零售通的智能选品魔方可帮助签约小店实现大数据精准选品,苏宁大数据中心则成为全方位精准洞察需求的情报基地,而传统零售商如银泰百货也通过会员数据化,实现了 客户需求“可触达、可识别、可运营”。可以预期,2020年,借助数字化赋能,不仅可加力助推大店转型,还将使“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实”的连锁便利店、社区生鲜店和“小物超市”等小型业态成为线下零售市场的必争领域,大数据赋能还将加速改变“千店一面”、同质化竞争实现“千店千面”、错位经营的差异化零售格局。

二是数字化信息系统将大幅提升零售业的连锁扩张速率。在零售商可以依托互联网“一店走天下”的时代,线下连锁零售必须改变一味“铺设店铺”的粗放传统扩张思路,在不失经营模式统一性的前提下,实施区域店铺之间商品结构的差异化和管理方式的柔性化,最大限度地提升单店坪效,方位空间扩张的最重要目的。专家指出,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广泛连接性,将显著增强连锁加盟制的扩张优势,通过电子价签、远程监控、数据和会员共享、以及总部大数据赋能等方式,有望彻底弥补传统加盟店难以步调一致的弊端,从而超越直营制通常资产负担偏重、托管制又难以调动投资人积极性的扩张局限性。例如,酒仙网通过信息化赋能解决了“一店养三年”的难题,它们从2017年到2018年底,比较好地快速新建了线下连锁门店近300家,并计划在2019年发展到1000家。由是观之,未来适配不同商业逻辑的定制化信息系统,将成为零售商连锁扩张的技术“刚需”。

三是自有品牌成为数字化零售重要的的盈利增长点。由于数字化高效衔接零售和制造业,过去几年,成功零售模式中普遍见证了自有品牌的迅速崛起,并逐步成为零售商摒弃联营、回归自营的杀手锏。盒马鲜生的自有品牌占比已突破10%;京东的京选、京造,苏宁智慧零售的苏宁极物等,也都是利用数字化沟通厂家、开发自有品牌的“翘楚”; Costco、7-11、超市发等老牌零售商这方面也均有较高比例的开发。

总的来看,中国数字化的商业变革率先在零售领域实现了集中爆发,而随着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以及渠道、供应链上下协同能力的提升,还将进一步在批发和物流层面引发普遍的数字化革命,科技进步将为全面深化流通业改革,进而牵动国民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发展,提供重大契机。事实上,近年来国家高度重依靠数字化信息技术推进流通改革,并为此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9〕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1号),以及商务部的若干文件等。可以预见,在流通体制改革持续迎来政策利好的光明图景中,大数据商情信息占有重要一席,并成为流通业突破传统增长方式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正如阿里巴巴所言:“数据是人类第一次自己创造的能源,而且越用越值钱”。而韩都衣舍的理念是:“数据是燃料,算法是发动机”。网上零售巨头亚马逊的创始人也曾指出:“亚马逊是一家技术公司,只是碰巧做零售”。业内人士对数字化技术必然成为驱动流通变革充满期待,坚信随着互联网平台组织加速步入数字化生态阶段,在零售商逆向整合、批发商积极迎接转型、平台商数据赋能多方力量驱动下,批零之间有望通过数字化贯通再度实现高效分工协作,进而牵动数字化供应链和智慧物流网络臻于完善。

毫无疑问,随着更多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流通组织形式的迭代创新,新科技驱动的流通变革将全面推动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优化重构。借助数字化技术,流通业可以更加轻松精准地助力制造业“量体裁衣”,引领柔性生产和智能制造,支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在促进消费升级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大背景下,流通过程还将成为匹配消费需要、培育消费增长点、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和明确消费者责任的重要一环。然而,专家们也提醒,数字化的流通变革,在就业和分配层面的深远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数字化将颠覆流通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量吸纳就业的优点,带来就业岗位的减少和大批裁员,必须警惕这一过程通过收入传导而影响居民消费的连带效应,作出妥善的政策安排。另一方面,数字化也在互联网贸易、数字管理、物流和供应链、农业和农村电商等领域催生了大量新兴岗位和创业机会,对此也应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和鼓励。近年来,各类电商平台通过网上开店,以及为农村低收入创业者进行数字化赋能等多种方式,成功为大量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并在打造流通业数字化创业渠道与乡村电商扶贫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总之,迎接数字化的挑战,既要利用科技释放先进生产力,也要关注并消除科技异化现象,反对能因噎废食,提倡兴利除弊。

 

(执笔人 谢莉娟)

 

 

热点七

步行商业街改造成为消费升级的平台,

商旅文跨界融合趋势愈发明显

 

城市由“城”和“市”构成,一座城市的商业文明往往和当地特色商业街的名字紧密相连。作为大型商业聚集形态,商业步行街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消费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是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闪亮名片,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一、政策频出,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

为了使商业中心区流通基础设施适应城市居民消费升级,2018年12月,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步行街,并确定在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重庆解放碑、成都宽窄巷子、杭州湖滨路等11条步行街开展首批改造提升试点工作。

试点开始后,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指出: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地方政府可结合实际对商业步行街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信息平台和诚信体系等新建改建项目予以支持,提升品质化、数字化管理服务水平,扩大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范围。

就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上述文件的当月,商务部在《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提出,作为一项“小切口、大成效”的工作,商务部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点培育30-50条全国示范步行街,指导各地培育一批代表本地特色的步行街;要求步行街客流量和营业额累计增长30%以上,成为促进消费升级的平台,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由此开端,中央和地方政府合力推进商业步行街改造的示范工作在全国大城市展开。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首批11条开展改造提升的试点步行街总客流量达4.5亿人次,实现营业额6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9%和12.6%。改造升级后的商业步行街成效初显。

与国家部委试点相呼应,浙江、山东、江苏、四川、江西等省商务主管部门,陆续推出了本省高品质商业街改造提升政策。2019年7月18日,山东省商务厅在青岛举办全省高品质步行街改造提升专题培训班。9月27日,经过改造后的杭州湖滨步行街在西子湖畔举行了盛大的开街仪式。10月28日,苏州观前街举办隆重的提档升级启动仪式,并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前投入1.1亿元,用以完善交通安防、配套设施、街巷、建筑立面、亮化等步行街改造提升内容。

可以预见,2020年全国商业街将掀起新一轮改造提升热潮。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分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街经历了1999年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和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两次发展热潮。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商业街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商业街面貌陈旧,导致一些城市市无街可“逛”、生意萧条。针对不同城市的情况,全国商业街面临着“填补空白”、“改造提升”和“减量汰劣”多重任务。

关于2019年掀起的本轮步行街改造热潮,业内专家的看法是,首先要厘清改什么,谁来改,怎么改这三个问题。改什么,是说要明确改造方向和内容,谁来改,是要明晰改造主体,怎么改,是要明确改造的方法和路径。商业街改造要真正树立起对城市、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科学改造只是手段,有效提升则是目的,而能否更好地繁荣市场、吸引客流、满足多层次多元化消费,则是改造提升工程是否成功的检验标准。商业街改造要正确处理好大与小、专与全、停与行、白与黑、虚与实、街与巷、丁与财、软与硬、商与业、管与放的“十大关系”;要把外部政策强力推动与商业街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要实现形态、业态、文态、生态的“四态”合一;还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适度、业态业种互补、环保与交通并重,从而实现“商旅文”各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跨界融合,促进商业街协同发展

近年来,国内步行商业街逐渐跳出了自身 “内环”式封闭发展的“窠臼”,商旅文发展开始大行其道,成为产业间的融合方式,互动共赢的商业模式。以步行街为主要载体的“商旅文”模式则实现了1+1+1大于3的效益增长,不仅三业做到了互补增效、借力发展,而且也使商业街万商汇聚,游客云集,获得了更好发展。

在这方面,体制变革与政策导向也随之而来。

2018年3月,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新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有论者笑言“诗和远方”结合在一起,下一步必将促进商旅文化的进一步融合。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以“促进商旅文体协同”发展。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再次强调:促进商旅文体跨界融合。

成都宽窄巷子、南京1912、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合肥罍街等步行商业街,已经成为所在城市耀眼的商业核心地、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展示地,成为所在城市的闪亮名片。

业内专家建议,鉴于前些年许多商业街发展中的教训,在我国商业街的商旅文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切实避免秀外有余,惠中不足;人气有余,消费不足。集聚有余,互补不足;模仿有余,个性不足的倾向。“商旅文”协同发展应寻求黄金结合点、各业平衡点和集成繁荣点,实现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发展。在商业街改造提升过程中,要打破传统单一商业街概念,可以从“条状”的主街向“块状”(block)的街区发展,以呈现出层次丰富、主辅相配、主后街相谐的良性延伸。在业态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女性、儿童、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还应注意增加服务业种,尤其是带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娱乐和餐饮业。商业街要有意识地引进独有品牌、新独门业态,谨慎选择随处可见的产品品牌,避免出现大品牌挤掉小品牌、连锁店挤掉个性品牌小店,进而恶化商业生态的情况。要打造集品质、品牌、品位于一体的“三品”商业街。老的商业街都应展示地域特色、大力彰显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建筑的风格,旅游的价值和人文感知,从而使消费者和游客近悦远来,流连忘返。

可以预计,2020年,步行商业街改造提升将进一步加快,商旅文跨界融合的趋势亦将更明显。努力打造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魂、经营有道、品牌有名的“五有”商街,将成为全国商业街行业发展的共识和努力实践的方向。

 

(执笔人  韩健徽 杨金龙)

 

 

 

热点八

社区商业向综合服务转型,

便民成为商家“最后100米”关注焦点

 

历史上商品经营一直是社区商业的供给重点,到了2019年越来越多的生活服务项目进入社区,成为社区商业转型的主要方向,提升社区居民生活便利性,公益性和综合化运营成为其新的发展特征。

2019年社区商业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商家前所未有的重视。8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其中提到“优化社区便民服务设施。打造‘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新建和改造一批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统筹社区教育、文化、医疗、养老、家政、体育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改进社会服务,打造便民消费圈。有条件的地区可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围,给予财政支持,并按规定享受有关税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江苏省商务厅在2019年9月发布的《关于促进社区消费推动社区商业“三进三提升”的指导意见》中则提出,“连锁经营进社区,提升社区商业组织化水平;品牌企业进社区,提升社区商业品质化水平;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进社区,提升社区商业便利化水平。”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系列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下,2019年出现了一些新型社区商业中心。这些社区商业中心不再刻意强调商品经营,而是将社区服务纳入其中,并尽量做到尽善尽美。此外,这种社区商业中心的建设,也不再仅仅只是企业自己独立的商业行为,政府支持其发展某些带有公益性质的服务,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以全国首家“全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创新示范工程——南京扇骨里邻里生活中心为例,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166平方米,属于秦淮区秦虹街道与苏尚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项目。在其建设过程中,秦虹街道主动对接区党建、公安、民政、老龄、文化、卫计、人防、残联等多个部门,汇聚各方资源,以“城市客厅”的形式为居民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社区商业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入驻提供服务的企业则是经过公开招标选定,按照议定设计方案组织内部装修,并负责社区商业长效运营和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扇骨里邻里生活中心不仅有生鲜超市、餐饮等常规商业店铺和生活服务业,还设置有社区服务大厅、警务自助区、便民服务点等公共服务项目,邻里生活中心日常还会与街道一起开展党员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

类似的社区商业中心还有不少,如上海国和1000、济南郎茂山社区商业中心等,都拥有十几项基本服务功能,囊括了菜果生鲜、主食厨房、生活服务、便利购物等多个方面。在社区商业中心的建设上,许多地方采取了政府与企业的联手的做法,体现出强强联合的优越性。对于政府来说,利用有限的空间引入社会资本,提供完善的综合性社区服务,践行了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对于企业来说,提供优质、便捷、专业的综合服务,增强了社区商业综合体的活力与人气,凸显出城市客厅社区服务小而齐全,功能完善,便民利民的特点。

除了社区商业中心出现新的变化,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复合型的生活消费需求,构建便民服务商圈也成为2019年社区商业一个发展趋势。

以全国首个“15分钟便民商圈示范工程”——北京丰台花乡镇国寺北街为例。15分钟便民商圈是一种邻里型商业地幅,系指居民步行15分钟以内能到达、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片区域。上述街道长约1500米,在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汇聚了品牌商家160多家,其中连锁品牌店入住率达68%以上。镇国寺北街属于旧街改造项目,在丰台区商务局的指导下,由草桥实业总公司负责街道具体运营。值得注意的是,该街道在引进零售业态和服务业种时,并不完全以经济效益为主导,便民性是其优先考虑的选项,并关注低频刚需等社区服务内容。走在街道上,时不时能看到餐饮、便利店等中间夹杂着美容美发、家政服务、洗衣等各种服务业种。除了北京,如今全国都在尝试在社区内建设便民服务商圈。

作为社区“最后100米”的主力商业店铺,便利店在2019年继续迅猛发展。尤其是一系列利好政策提供的支持,促使连锁便利店向着智能化、品牌化、便利化、综合经营的方向不断迈进。如2017年成立的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在数字化驱动下,如今门店数量已经突破了1000家。致力于实体零售数字化的多点Dmall,也将目光从大卖场移向便利店,推出了适配便利店等小店业态的Mini  OS数字零售操作系统。此外,mini店、前置仓等业态近两年也发展十分快速,2019年更是引来多家零售巨头立地布局。

当然,社区商业的转型有成功也有失败。例如,2019年,专注社区服务的国安社区被爆出大批关店和大幅裁员的消息,给业界敲响了警钟。又如,2015年7月开出首店的国安社区,涵盖了洗衣、维修、家政等各种面向家庭生活的服务种类,其官网上曾明确承诺,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健康旅游”、“商业创新”等各种服务,构建智慧社区生态体系。然而,不盈利的门店加上急速扩张的势头,给国安社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其发展目标已从“到2020年开店1万家”,缩减为计划“2019年社区店保持在150家”。

社区居民要求的服务是多元化的,既有商业性供给,也有公益类服务,有的还需要提供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而所有这些需求都指向民生。因此,未来的社区商业,商业企业已经不能再唱“独角戏”,不能再“孤军奋战”,必须与政府及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并且在合作中处理好公益性和商业化的关系。这是传统社区商业向现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转型必须高度关注、精心设计的重大问题。业内专家认为,从社区商业转变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其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2020年会出现更多社区服务综合中心和便民商圈,为居民提供更综合、更便捷的社区生活服务;2019年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也将陆续落地,为社区商业的转型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预计社区便利店会继续往智能化、连锁化、增加便民服务内容,实现综合经营的方向发展,区域性龙头向全国布局成为趋势,市场整合也将会加大力度。至于社区商业的前置仓,虽然引来不少企业关注,但模式能否跑通尚有待观察,或将只是常规门店到家服务的补充模式。相较之下,mini店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其模式更符合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消费者习惯,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有望在2020年迎来一轮蓬勃发展。

 

(执笔人 冉隆楠)

 

 

 

热点九

电商下乡、食品追溯与精准扶贫“三位一体”,

融合出各方受益新格局

 

 

自2014年起,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连续六年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以下简称电商下乡),至2019年示范项目实现了全国贫困地区全覆盖。

比电商下乡起步更早的是肉类、蔬菜和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试点。自2010年以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分期分批支持了58个城市、18个中药材主产销区,开展了肉类、蔬菜、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目前,肉菜追溯建成了以中央、省、市三级追溯管理平台为核心,以屠宰、批发、配送、零售、团体消费、“产销对接”追溯子系统为支撑,以追溯信息链条完整性管理为重点、“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并覆盖到58个城市的1.8万家企业、30多万家商户,以及数千万农业生产者。中药材追溯建成了以中央、地方追溯管理平台为核心,以中药材种植养殖、原料经营、专业市场、饮片生产、经营和使用六大环节追溯子系统为支撑的流通追溯体系,覆盖了全国18个省市的约2000家企业、1.7万家商户,以及上千万种养中药材的农民和加工流通业者,同样实现了试点范围内中药材的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有效提升了全产业链安全保障能力。2016年,商务部再次会同财政部支持山东、宁夏、上海和厦门开展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示范工作。其中,食用农产品在原肉类、蔬菜和中药材试点的基础上,又扩展到水果、水产、粮食、地方特色农产品等品类,从而为电商下乡、食品追溯与扶贫工作的结合埋下了伏笔。

电商下乡与食品和中药材追溯两项试点示范工作,由于都采用了信息化网络和电子化通信技术,都覆盖到农牧业生产和贫困农户,因而在改善农牧土特产品供给结构,改善消费者食用安全的同时,也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市场生态。近年来各地将电商下乡综合示范、追溯体系试点示范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创新出了许多全产业链受益的商业模式。主要做法有:

1.构建互补互惠的产业合作体制机制。围绕当地优势农牧业资源,在电商下乡和追溯体系建设中,通过引入品牌龙头企业,组织贫困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组织。这种组织化的合作体制,由于实现了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透明可追溯,扶贫对象精准到户,也为引入金融信贷、发放扶贫补贴等提供了可靠依据。贫困户有了帮扶组织和渠道,还有利于转化土地、劳动力等自身资源。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在发展塔林花羊产销上,是这方面成功的示例。阿旗政府负责推动构建追溯体系,开展品牌宣传及市场推介;乡村农牧互助合作社为养羊贫困户免费提供种羊、母羊、防疫和产地加工,并提供无息贷款,实行一对一专人帮扶等综合措施。合作社还按照每斤高于市价0.5元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可追溯肉羊,同时对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非贫困户的肉羊,每斤提取0.2元的扶贫公益金,由阿旗扶贫办通过追溯系统分配给贫困户,由此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追溯精准扶贫体系。据当地反映,贫困农户肉羊养殖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合作社支持的每户80-100只扶贫羊,按照每只羊300-400元的利润,每户2019年预计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再加上养殖等帮扶项目,可在1-2年时间实现脱贫目标。

2.建设全程信息化追溯体系。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电商下乡平台与追溯平台逐步融合成统一平台,减少平台投资、降低运行成本、集成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追溯体系的不少试点示范项目采用了北斗或GPS定位、RFID芯片、视频监控以及温湿度环境监测等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连续跟踪定位产品的生产流通位置,将环境监测、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操作规程等关键信息加以串联,建成从基地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到终端销售的全程可视化追溯体系,从而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有效提高了产品供应链管理能力,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例如,祁连牧场通过北斗卫星定位技术,部署电子围栏,为近亿亩牧场提供拍摄精度达1.5米的卫星低空遥感地图,同时采集牧区地理、水源、植物种类位置、牧民分布等信息,实现了将生产过程在线可视化。他们还给50万只羊、牦牛、骆驼身上佩戴可用卫星定位的智能项圈,为牧民配备手持机,实施在线定位、监控及管理。此外,利用在线视频还可实时监控智能工厂、运输仓储过程,消费者也可以用智能手机APP实时查看产品追溯信息,进而实现了全产业链“眼见为实”。与传统溯源系统相比,祁连牧场在线溯源系统的所有数据均由卫星及定位芯片或摄像头采集,实现了非数据人工记录,不可篡改的实时在线传输。

锚点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检测发现,祁连牧场的羊肉,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比例为一般羊肉的7倍多;而且其羊肉富含DHA,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检测出高富含DHA的羊肉。这些信息也通过追溯体系披露给消费者,不仅宣传了其羊肉的高品质,扩大了销路,也有效地支持了该地牧民的脱贫致富。

上面提到的塔林花羊,也是追溯全程信息化的实践者。阿旗政府为可追溯扶贫产品及扶贫对象设立了专有的二维码名片,切实做到一户一码、一物一码,实现了每一定点帮扶贫困户、每一只扶贫羊的可追溯动态监管,并通过定位器实现了禁牧区管理和草原载畜量管理。这些措施明显增强了“塔林花羊”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提升了塔林花羊肉的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水平,以及电商交易及追溯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

3.加强品牌建设。目前,农村贫困地区产品品牌建设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借牌”嫁接。即通过引入外部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在本地生产并对外销售。这种方式往往立竿见影,迅速显现扶贫成效。例如,四川南江县具有丰富的丹参种植资源,其丹参有效成分远优于国家标准,当地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南京同仁堂“借牌”合作,为后者提供丹参种植基地,从而产生可观的产品溢价,使品牌商家与贫困药农双双受益。二是本地培育。即集中本地优势产品资源,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这种方式所用时间较长,但是一旦形成影响力,就会产生长远的高收益。如山西隰县制定了“玉露香梨”区域公共品牌追溯标识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度、溯源信息采集标准、生产技术规程等一整套标准与管理制度,对打造该县玉露香梨地产品牌,提高优质品率,扩大市场影响及占有率,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以上两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其重视发展品牌农业并借以脱贫,曾做过多年艰辛的努力,而最终随着电商下乡和追溯体系的建立,为这类地区精准扶贫插上了展翅高飞的双翼。

4.用新方法拓展销售渠道。各地电商下乡即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均将农产品上行(从农村销售到城市)作为工作重点,并根据各地产品特点,设计了特色包装与针对性营销,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精准对接各类客户群体。同时,利用追溯系统,使得整个产业链上的质量安全信息完全透明,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联通,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中的消费信任问题。有的信息追溯系统甚至可以显示所购农产品是由哪个贫困农户生产的,让消费者有机会通过市场购买行为精准扶贫。由于从田间到舌尖全部信息一“码”联通,现在产品追溯码往往成为消费者购买前用智能手机必查的项目,“先查后买”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此外,农村电商与当地物流的结合也拓宽了销售商路。重庆秀山县建立了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园云仓和村头电商平台,当地可追溯的扶贫产品如土鸡蛋等,可以通过线上的村头电商平台或线下的武陵生活馆销售,产品品质得到广泛认可,影响力和行销区域不断扩大。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早期的农产品追溯试点,由于缺乏经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曾经走过一段弯路;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也曾遇过困难和阻力。然而近两年来,由于这两方面的工作互相借力,并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协同效果:一是破解了产业发展的瓶颈;二是实现了多方合作共赢;三是形成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融合;四是形成了产销互动与良性反馈和循环。

有专家预言,5G时代最本质的特征是万物互联,随着5G应用的普及,农产品电商、追溯体系与精准扶贫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展现更加光明的未来。

 

(执笔人  任晓涛)

 

 

热点十

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革创新提速,

服务“三农”适应消费升级基本职能更加凸显

 

由于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以及不同代际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需求分野的加剧,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选择越来越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亿元以上规模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量逐年下降,平均每年下降2%。与此同时,农产品流通渠道更加多元化,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生鲜便利店、生鲜电商等多种流通模式和业态百花齐放,满足着不同消费者多元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专家认为,横向聚集、纵向贯通、跨界融合,将是当前与未来一段时期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的大趋势。

尽管如此,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主渠道地位仍未动摇。2018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5.32万亿元,同比增长6.4%;交易总量9.12亿吨,同比增长4.83%。,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统计,同一时期百强市场年交易总额达1.9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年交易总量2.9亿吨,同比增长1.43%。目前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仍占据流通主导地位,形成了东、中、西部地区并行发展的局面。此外,伴随着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与功能完善,其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主力军的作用愈发突显。

1.农产品供应链进一步升级完善,有力地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满足农产品消费升级需求。2019年5月,财政部、商务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在此政策背景下,推动农产品供应链的升级完善已成为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传统批发市场开始从注重集货、运输、储存和交易等功能环节,转向重视发展信息化、标准化、电子化交易等;市场的冷链仓储、物流配送、数据服务等功能也得到加强,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智慧农批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愈加清晰,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和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内蒙古食全食美股份有限公司建成运营的“食全食美生鲜商城”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商城+分销”为一体的微信分销平台,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商家与消费者共享共赢的新格局 。这个新型电子分销平台建成后,不断提升市场信息化普及率和客户覆盖率,推进农产品大数据链接工作,提升集团对各种经营数据的整合、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从而为实施农产品精准生产、精准流通提供数据支撑,指导生产和流通上下游环节实现互联互通。

2.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提高,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随着国家对物流标准化发展的重视与支持,各地正逐渐形成特色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从种养加工、检验检测、质量分级、标识包装到冷链物流、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多种标准有机结合,覆盖了农产品链产业全部节点,品牌化水平也持续提升。而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溯源,基本上实现了农产品全程可追溯,对提高供应链效率,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监测监管能力、营造安全消费的市场环境,保护地方农产品品牌,都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无锡朝阳集团的“朝阳到家”微商城正式升级为APP版,并基于原有的商品信息溯源数据,引入区块链技术开发升级,为无锡市民打造出一个可信度更高、安全性更强的溯源平台。在这个产供销一体化平台上购买商品,都可通过区块高度和区块哈希值,查到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完全透明、不可篡改,打造出真实、可信的农产品产供销生态联盟。

3.地区性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渐成气候,产地集配中心等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提速。随着市场消费持续升级,生鲜流通行业对冷链的需求与日剧增。有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业内人士认为,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调配能力,配备预冷、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温度控制等冷链设备,覆盖农产品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同时具备交易、信息、物配、展示、销售、体验等多种功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有望形成。此外,在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等国家战略指引下,农货出山,农商互联,城乡融合,以乡镇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以及农村市场、集市的升级也在加速。许多农产品产地就近建设改造了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功能的产地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设施,配备了产后清洗、加工、预冷、烘干、质检、分级、包装、冷藏等设备,显著提高了农产品错峰销售能力,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4.升级改造后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将更好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结构优化。农产品产销对接不上,“卖难”等影响农民增收和乡村发展,是多年来困扰城乡居民和各级政府的难题。2019年,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平台经济的指导意见》,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行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贸市场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解决这些问题予以了专门指导和政策支持。在这些利好因素激励下,农批市场的改造升级大步推进,流通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密切了产销衔接,按照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促进了农户增收,也助力了乡村振兴,同时还提高了农产品供给质量,增加了中高端农产品消费,最终缓解了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

5.“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农产品国际贸易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在农产品“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面。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中国消费者对全球生鲜美食的需求已越来越多,进口的农产品来源国和地区也更加广泛,特别是进口生鲜农产品的品类更加丰富,高品质、多样化的进口农产品需求持续升温。农业部有关部门 “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额7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高出我国农产品总体贸易增速4.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额428.2亿美元,增长16.4%;出口额331.8亿美元,增长6.8%,进出口增速分别高于总体增速1.3和5.5个百分点。有专家指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科技交流、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合作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随着中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革创新加速,其贸易交流前景光明。有专家指出,拓宽国际销售渠道,进行品牌孵化,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提供便利,我国具有供应链全球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将通过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抓住商机,开辟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新天地。

6.农产品批发市场集群式O2O发展模式,综合成效明显。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打造的江楠鲜品,以广州江南市场、上海辉展市场、广西凭祥江楠市场等一批实体市场为依托,致力于提供信息化驱动的生鲜供应链解决方案,它们利用江南市场等一级市场的优质资源,一方面开发了网上商城让卖家可自由展示供货信息,买家可直接在平台上采购,打造线上化的“江南市场”;另一方面搭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商品朔源、物流网络,数据化拣选、快速越库、智慧配送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使农产品流通效率获得了显著提升。

(执笔人  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