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商联专家委 发布日期:2019-01-20
2018年,随着“新零售”的尝试与探索趋于理性化,线上和线下的零售创新更加聚焦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数字化转型则显现出提升流通效率的巨大潜力,成为零售业寻求转型突破的不二法门。可以预见,2019年,数字化将加速赋能零售效率提升,并要求和带动渠道上游的供应商与生产商做出适应性调整。总之,数字化零售或将全面重构供应链体系并引领经济增长新动能。
在数字化零售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大数据积累及其智能化运用,成为企业深挖消费需求进而推动供需精准匹配的技术途径,同时,也显现出由线上赋能线下、通过数据联动全面提升流通效率的光明图景。一方面,互联网聚集了海量的消费者信息,通过对大数据算法的开发运用,可以高效识别市场的真实需求和潜在动态,实现精准营销、智能推荐以及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等等。无论是阿里、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还是韩都衣舍、酒仙网等不同领域的线上零售商,上述做法均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另一方面,随着线上流量红利逐步消失,单纯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零售商已经面临增长瓶颈,相比而言,线下零售商深耕多年并且可以面对面接触消费者的天然优势再次凸显,只是缺乏数据整合与应用能力的重大缺陷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线上零售开始利用大数据资源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赋能线下零售商实现数字化转型,并由此为自身寻找“双赢”空间。如,阿里巴巴依托自身积累的大量消费数据及其数字化能力赋能线下智慧门店,通过全面勾画用户“画像”进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人、货、场重构,并以此为依据优化商品组合。京东则通过开放大数据能力,帮助合作品牌的线下门店进行数字化改造,将大数据用于智能选址、选品、补货、定价等,精准洞察和应对消费需求。总起来看,互联网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线下零售,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是速度加快,合作范围扩大;二是正在打破以往只将线下作为补充渠道的做法,实现各展其长、平等合作、深度融合、共享双赢;三是数据联动不仅将重构线上与线下零售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将通过消费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从整体上提升流通效率。
为了抢占数字化零售的高地,2019年将会有更多的技术被运用到零售领域。然而,专家们提醒,技术应用需要谨慎考虑其适用领域和落地空间,以及相关的成本和风险等。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物联网、AR和VR技术、5G通信技术、地图技术、室内外定位技术、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零售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渐增强,但是零售技术投入不能仅仅停留在消费场景的翻新和购物体验的丰富,获取并积累数据资源,在数据分析基础上使数字化零售服务于供需之间的高效率匹配,才是更为重要的目的。当前,以各种前沿技术投入为基础的“无人零售”尝试,已经出现不少失败的案例。例如, 2017年9月,主打智能货柜的办公室无人货架番茄便利被果小美合并,2018年2月,无人货架的先行者领蛙被迫出售给便利蜂;2018年初,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停止运营;邻家便利店也因资金断裂以及内部管理问题关闭了北京的160余家门店。在众多数字化零售的布局与实践中,无论是阿里的“新零售”、苏宁的“智慧零售”、京东的“无界零售”还是其它,新技术都主要是作为分析与决策工具起作用的,本质意义在于以数据为生产资料、以算法为技术工具,通过数字化驱动赋能零售效率的提升,即通过准确辨识消费者的核心痛点以及快速变化的异质性需求,提升零售企业商品配置的精准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而提高流通效率和企业效益。
当前,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背景下,数字化零售对于需求的终极目的是,更好地适应未来消费升级的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更有效地满足和服务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诉求。然而这一过程对于供给侧而言则意味着必须提升效率。着眼于社会再生产的循环理论,数字化零售除了提升流通效率,还应进一步带动上游供应链的适应性调整,引领经济增长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供应链层面的创新应用持续迎来了政策性利好,流通领域对于带动供应链整合的重要意义也引起了高度关注。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供应链的创新与应用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5月,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2018年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重点聚焦于流通领域开展城市试点,加快推进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建设。
目前来看,流通领域对供应链优化的积极作用,突出表现为数字化零售对供应链体系的重构。在供应链的有效运行中,高效率的信息传递和实时反馈,对于上下游的产业链协同发挥着重要的联结作用。零售环节由于直接接触消费者,具有得天独厚的大数据采集优势,借助对于海量交易数据和消费信息的高质量分析与反馈,数字化零售可以直接带动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供应链优化重构。例如,韩都衣舍在基于大数据算法构建C2B零售流程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项目“智子”,对历年累计的海量商品数据进行几十个维度的探索,从中发现精准产销所必须的相关数据,再通过数字化零售的信息交互系统,驱动上游柔性化生产机制的形成。以小米有品、网易严选、淘宝心选、京东京造、苏宁极物等为代表的精品电商也纷纷改变传统的采购与分销模式,通过研究消费者大数据为顾客精选商品,采用ODM模式直接与上游生产厂商对接,显著提升了供给效率,并使商品库存极大降低。在对物流配送具有更高要求的生鲜食品领域,除了体现出大数据对于精选货品和精准采购的作用,更多则是表现出数字化零售对于构建智能补货、优质直采和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可追溯等特殊功能。盒马鲜生依托阿里大数据工具划定门店范围,针对不同的消费偏好在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商品直采,并通过线上和线下业务的数据链接,构建出快速送达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每日优鲜则在消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地直采,并结合订单密度合理配置社区前置仓,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化补货,解决冷链物流难题。
从近年来的商业实践看,数字化零售有助于引导整个供应链体系数据的开放共享,通过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信息的互联互通,使合作企业及时有效地实现产业协同,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从而使供应链体系提质增效,促进产销良性循环。2018年11月,康师傅借助阿里零售通协助百万小店开展数字化升级,并拟带动包括经销商、代理商、批发企业和小店老板在内的全部供应链伙伴实现流通效率升级,就是这方面的积极尝试。中粮福临门与京东新通路的战略合作也与之类似,有助于通过零售数字化进一步优化产业链,造福节点企业、社会与民众。
专家分析,在政策利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及商业科技和大数据逐步应用的趋势下,数字化加速赋能零售效率提升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以零售数字化升级为驱动,2019年数字经济重构供应链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提供空间和契机。与此同时,这一趋势也要求零售企业以更积极、更理性的态度拥抱数字经济带来的变革,并在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执笔人 谢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