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04-12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很高兴参加今天在这里召开的《首批中国沐浴行业大师名师(北京地区)授牌典礼暨2015年北京市沐浴行业年会》。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商业联合会向获得荣誉称号的各位大师表示祝贺,也预祝2015年北京市沐浴行业年会成功。
我查了一下辞海,“大师”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等。但此刻,我更愿意尊称各位为中华民族的大国工匠 。
工匠和工匠精神,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遥远和陌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下子把工匠和工匠精神拉回到我们身边。总理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如此隆重,显示中国社会对它的极度需求。
曾几何时,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工匠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工匠是执着于某件事物的人,而工匠的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工匠致力于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因此,有了工匠,就有了高水准的产品和服务,有了工匠,就有了金不换的品牌,有了工匠就有了长盛不衰的企业,有了工匠,才有了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有人会说我OUT了,现如今已经是工业4.0时代,十三五规划讲究的是深地、深空、深海、深蓝,工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是的,随着农耕时代结束,匠艺活动开始式微,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什么是工匠精神呢?用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的话说,“工匠精神”就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
丁格芬是慕尼黑以东100公里的一个小镇,也是宝马最大汽车厂所在地。这里有1.85万名员工,每天出产1500辆宝马车。在总装车间,分工极细,一条组装线上有数十个员工,他们能在五六秒内完成安椅子、矫正、拧螺丝等工序。而从装上底盘、发动机、轮胎,到下线成一辆可以出售的成品车,只要两分钟时间。如此现代的生产线上,展现的正是工匠的特质: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折射的是现代化大生产时代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让“德国制造”声名显赫,让德国百年工业品牌扎堆出现,让德国在欧洲经济一片困顿时一枝独秀。
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工匠精神”是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的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无尽的内生动力。
工匠精神有这样三个内涵:
第一是乐趣和热情。《论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俗的理解就是爱岗敬业,喜欢自己的工作。当今时尚找风口,借天赐良机,一日间飞黄腾达。但工匠是不找风口的,工匠爱自己的手艺,爱自己的一点一滴的创造,沉浸在自己创造点滴的乐趣中,而且乐此不疲。在座的各位大师,那一个不是把自己平凡到尘埃的工作当命呢?
工匠精神的第三内涵是坚强和忍耐。我们一般把那些通过不断的努力超越一般境界的人叫做“工匠”。但我们的时代缺少真正的工匠精神,成为工匠,需要千秋万代的时间,需要经历种种痛苦和挫折,勇敢地直面困难,坚强地走出困境时,才能达到工匠的境界。
敬业、专业、严谨,耐心,专注,坚持。应该是时代的精神,行业的精神,这也就是工匠的精神。
让我们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踏实内敛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让我们的行业有更多的工匠诞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