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商联专家委 发布日期:2014-11-2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营销系主任 陈立平
在座各位可能很清楚,中国零售业正面临着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刻的变化时期,这个变化时期肯定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零售业的变革给工商既提供了机会,也提供了一些艰巨的挑战。推动零售业本轮转型和创新,我个人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其一,目前整个经济的大环境正处在一个放缓的阶段,也可以讲它是一种衰退阶段;其二,零售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其三,来自于人口结构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其四,推动本轮零售业流通的变革主要动力,来自于信息技术的进步。
一、我们看一下零售业本身的发展
近几年来,零售业它的增长放缓,前一段时间刚刚公布2013年零售百强的统计,也清楚表明本轮零售业的衰退程度还是非常严重的。进入2014年以来,实体零售业处在深度的衰退当中,根据中华全国信息中心的统计,4月份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7%,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除了零售业它的销售增长的问题之外,同时还伴随着零售业利润的下降,去年零售百强的统计来看,有三分之一的企业零售业的净利润下降在两位数以上。从全国看,目前零售业的利润率平均只有1%左右。所以说从这个角度看,零售业的转型是迫在眉睫,这是从整个行业看。
零售业目前所出现的这些困境,既有外部客观环境的因素,比如说整个经济放缓,比如说中央提出的一些决策,比如说这几年房地产高涨所造成的租赁成本、工资成本、融资成本等因素,造成零售业的净利润出现大幅度下降。但是我个人认为零售业的衰退,特别是实体零售业的衰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零售业长期以来形成的盈利模式。零售业的转型首先要调整自身的增长方式,过去靠联营,依靠所谓的供应商销售,销售提成的方式,使零售业不可能做到可持续发展,这是零售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零售业目前由于它的盈利模式的问题,近些年来它所导致的一些负面影响逐渐的暴露出来。
第一,流通成本的居高不下。流通成本不仅居高不下,而且快速向中端转移,这样导致了中国目前百货店商品价格异常的高。目前可以讲形成了内外价格差,百货店它的商品价格可以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商品价格,这种内外价格差开始向超市转移。与国际比较,和美国的比较、日本的比较、欧洲的比较,相当多的品类商品中国零售价格远远高于美国、欧洲,甚至高于日本。这些问题并不是完全零售业造成的,但是至少说明在流通成本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引起了必须让我们直面的现象,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中国制造为什么在中国国内不能流通?没有中国制造就没有零售业的创新,没有中国制造就推动不了,像优衣库到沃尔玛、家乐福它的经营模式创新。但是中国制造很难流通到国内,在中国形成了一个非常令人难以理解的二元流通结构。这种问题根源还是在于零售业必须要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如果中国的零售业都不是依靠采购,不是依靠产品创新,不是依靠自由品牌开发,只是通过销售提成,没有采购功能,再好的中国产品也不可能流动在中国国内,汇集中国的消费。
二、人口结构和消费行为的变化
刚刚我谈到的是零售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要求,目前零售业面临着很多的挑战,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020网上销售对零售业发生很尖锐的挑战,我觉得问题不是在于这里。O2O毕竟是一种销售方法,它根本改变不了零售业商品买卖的基本功能。我个人觉得对零售业,对制造业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仔细看一下各种预测,我们就会看到十年以后中国会进入到严重的老龄化的社会阶段。到20年以后,每3个中国人当中有一个人超过60岁,中国的零售业和制造业要高度关注老龄化社会对这个行业产生的冲击。真正的威胁恐怕是老龄化带给零售业的威胁,从各种统计看到,除了老龄化以外,少子化、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对商品生产到流通提出了非常尖锐的挑战。在未来10年我们会面临前所未有的老龄化浪潮,中国的消费结构会发生一些革命性的变化,新的消费阶层的崛起,而老龄化对零售业产生的冲击。以日本为例,近十年以来零售业百货店下降2.5%,综合超市下降28%。这样一个未来的发展,包括未来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对零售业的挑战,不仅是零售业的问题,它需要的是中国流通的革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很多的零售业近几年来已经开始着手于零售业的改革和创新,国内采购开始向全球采购转移,步步高、物美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加快了自营品牌开发,开始向零售制造业这方面转型。
还有一个最新的动向,零售业的利润中心正在发生变化,向供应链上游转移了。我们会看到这一两年来,国内有很多零售业正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探索实践零售业的创新。我觉得这里面涉及到工商如何进行合作的问题。现在我们要求是通过组织一体化进行合作,我们过去合作基础就是在交易条件上达成一致,你东西卖给我,我要卖给你,交易条件上达成一致,而现在要求工商在信息共享和战略上达成一致。过去合作的形式就是成本转嫁,那么未来是工商之间之合作,这个合作是商量如何降低成本,如何给老龄化的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
三、工商协作促进零售模式的转型、促进中国制造的内销
目前,全球零售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制造业和零售业工商关系越来越多是由零售商主导。现在以营销为基础的品牌竞争力,逐渐向以零售商主导的加工和品牌营销发展,这是它的一些变化趋势。在这个时候我们开这样一个会,建立这样一个平台是非常有意义的。张志刚会长提出了非常好的理念,就是工商要进行合作,建立这么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这个平台并不是我们的一个创新。我希望能够建立起这样一个平台,共同的去商议怎么样对中国的零售进行变革,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对中国的流通政策、消费政策提出一些建议,能够促进工商之间的互通、共享,产品开发、食品安全等一系列进行合作,交换意见,促进零售模式的转型,促进中国制造的内销。
(此文系陈立平教授在“中国品牌战略联席会议”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